中医妇科病症诊疗
作者: 林秋吉医师,中医博士
女生一般在 12-15 岁月经就会自然的开始到来。每次月经的循环时间为 21-35 天,而平均时间为 28 天。排卵期是每个女生都会经历的一个准备怀孕的过程,期间身体里的其中一个卵巢就会释放一个卵子。同时身体里的荷尔蒙变化会使子宫为怀孕做好准备。如果排卵期发生时女子未能受精,子宫内膜会脱落并通过阴道排出体外,这就是月经期。月经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月经过多、太少、不至、不定期或月经非常疼痛时等。
不孕症
不孕症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,其定义是在 12 个月或更长时间的定期无保护性交后未能怀孕。新加坡约有 15% 的夫妇在尝试生孩子后的 12 个月内无法怀孕。在这些病例中,约有 39% 的原因是女性不孕。不孕症可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。原发性不孕症是指一个人从未怀孕,而继发性不孕症是指之前至少有一次怀孕经验。在女性生殖系统中,不孕症可能是由卵巢、子宫、输卵管的一系列异常引起的。
子宫问题:这包括息肉、肌瘤、隔膜或子宫腔内的粘连。息肉和肌瘤多数后天,而其他异常(如隔膜)为先天造就。
输卵管问题:“输卵管因素”不孕症的最常见原因是盆腔炎,通常由衣原体和淋病引起。
排卵问题:女性可能无法定期排卵(释放卵子)的原因有很多,如荷尔蒙失调、饮食失调、滥用药物、甲状腺疾病、心里压力和垂体肿瘤。
卵子数量和质量问题:女性生来就拥有定量的卵子,而这些卵子可能会在绝经前提前“耗尽”。此外,有些卵子的染色体质量会变差,无法受精或长成健康的胎儿。其中一些染色体问题(例如“平衡易位”)可能会影响所有卵子。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染色体问题会变得更加普遍。
女性不孕症的治疗方式取决于致病病因。一般来说,中医可利用草药来确保女生的月经规律和持续排卵来增加怀孕机会。在腹部针灸也可以增加子宫和卵巢的血流量,从而提高产卵的质量。
月经异常
1. 月经过多
每当行经时如果卵子没有受精,子宫内膜就会破裂流血,,卵子和子宫内膜会随之脱落。月经过多的致病因素包括荷尔蒙和子宫异常。荷尔蒙异常是因为某些疾病而影响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协调性,而与子宫有关的疾病包括子宫肌瘤、子宫内膜异位、使用宫内节育器等。可造成月经过多的其他疾病包括肝脏疾病、血小板计数低和甲状腺异常。
治疗月经过多需要确定致病原因,来治疗其根本问题。这包括利用草药来纠正凝血异常、甲状腺激素异常和去除肌瘤。研究显示人参、当归和植物雌激素等草药有助于缩小子宫肌瘤的大小,从而减少月经过多。 [1] 同时使用针灸,草药治疗效月经过多比单独使用一疗法来的有效。[2]
2. 闭经
闭经乃一至数月,月经未能如期而至。闭经可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。原发性闭经是指在 15 岁之前从未有过月经。原发性闭经的最常见原因与激素水平不协调有关。继发性闭经是指过去曾有过月经的人连续三个月月经未来。导致闭经的其他病因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 (PCOS)、甲状腺异常、垂体瘤、卵巢早衰 (POF) 和药物。除了闭经,女性还可能会出现其他症状,具体症状取决于其他根本原因。这些症状包括乳白色的乳头分泌物、脱发、头痛、视力改变、面部毛发过多、骨盆疼痛和痤疮。治疗闭经需要先确定其根本原因,从而对症下药。研究显示,针灸在 PCOS 中的作用包括:增加流向卵巢的血流量、减少卵巢体积和卵巢囊肿的数量、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来控制高血糖、降低皮质醇水平、帮助减肥和减少厌食感。 [3] 针灸也被证实可以促进月经周期的恢复以及下调 PCOS 患者的 LH 和睾酮水平。 [4]
3. 痛经
月经是指在行经时产生的疼痛感。多过半数的女性在月经时会产生一至两天轻微的疼痛感。但是一小部分的女性每逢月经时却面临着剧烈的疼痛,这些疼痛可能影响她们进行日常生活。 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。原发性痛经是因为行经期前列腺素的升高,导致子宫的肌肉和血管痉挛而形成的。随着月经的开始,前列腺素逐渐降低,疼痛感也随之减少。继发性痛经是因为生殖器官的异常而导致的。继发性痛经往往在行经后加重,次疼痛感在月经停止后也可能残留。造成继发性痛经的原因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。中药对于减轻痛经有着显著的疗效。此外,针灸也能够有效的协调女子的月经周期与疼痛感。
中医门诊能治疗的妇科病:
月经异常:闭经、月经稀发、痛经、月经过多
子宫疾病:肌瘤、息肉、子宫内膜癌、子宫腺肌症、子宫内膜异位症
卵巢疾病:卵巢囊肿、息肉、卵巢癌、多囊卵巢综合征 (PCOS)
生育相关疾病:不育
炎症相关疾病:盆腔炎症性疾病 (PID)、输卵管卵巢炎、阴道炎,阴吹,前庭大腺炎
其他:更年期综合症、阴道痉挛、阴吹,前庭大腺囊肿、阴吹、前庭大腺血肿
参考文献
1. Hsu WC, Tsai YT, Hou YC, Lai JN. Prescription of Chinese herbal products is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d risk of uterine fibroids: A population-based cohort study. Medicine (Baltimore). 2019;98(51):e18195. doi:10.1097/MD.0000000000018195
2. Li Si Ning (2019) “Clinical analysi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Shao Fu Zhu Y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fibroids”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Vol.17 (7) pp.161-162.
3. Lim CE, Wong WS. Current evidence of acupuncture on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. Gynecol Endocrinol. 2010 Jun;26(6):473-8. doi: 10.3109/09513591003686304. PMID: 20230329.
4. Wu J, Chen D, Liu N.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. Medicine (Baltimore). 2020 May 29;99(22):e20441. doi: 10.1097/MD.0000000000020441. PMID: 32481448.